書店商品管理
第一章:訂貨(四)

婉拒非必要商品的送貨

  訂貨計畫、銷售計畫乃是商人最希望做好的事,但有時經銷商卻會主動送來商品。書籍為長期委託的商品,企劃商品、季節商品、時尚商品等組合,自然有其意義。但由於送貨時期無法由書店自選,因此往往尚未展示就要退貨了。由於這些貨品終將成為書店的累贅,故除去自己要求的長期商品之外,最好能加以辭退。
  常見的現象為雜誌搭配期刊書、漫畫按季節送貨、實用書整套送來等。於是店裡堆積了一大堆非必要的商品,這些來自出版社的促銷貨品,往往與店內的庫存重複,最後都變成退貨。教材因為是周邊商品的緣故,一般都視為次級商品,多數不採取經常性陳列,所以讓出版社、經銷商自動送貨,將會造成困擾。
  然而時代隨時都在變化,除了印刷媒體外,其他需求也逐漸提高,所以書店也要考慮這一點。將必要商品和需求量做確實的申報,其他的就向發行商或出版社明言不需要。

與其退貨不如不訂

  退貨的原因可大致分為二種:一是估計錯誤造成的退貨,二是補貨錯誤造成的退貨,在此就第二種加以探討。一般會成為問題的是追加訂貨的時期和數量。尤其是訂貨時機不恰當,就會造成退貨。
  最近強調所謂的﹁責任銷售﹂,對於新發行的書,就算採取委託方式,在追加訂貨時,也應只訂能賣出的量。演藝類、時事類的書都很難掌握銷售期間,所以不能一直持續相同的訂量。
  至於暢銷書的決定性因素則是一定的持續性,曇花一現是沒有效果的。因此雖然暢銷,但不依統計數字訂貨將會很危險。有些訂貨雖然有一定的量,卻是累積一次叫貨,累積起來叫貨是不對的。有下降徵兆時,以不訂貨的方式因應較為聰明。若已經訂貨,就要努力將它賣完。訂貨時,如果沒有這樣的氣概,那就不如不訂。

考慮退貨的麻煩和資金而謹慎訂貨

  在書店經費︵成本︶的比率中,最高的是人事費用。但仔細觀察書店的工作將會發現有許多雜事,其中以退貨作業所佔的時間最多。
  退貨為委託制度下的產物,自然是越少越好。退貨的元凶是訂貨過多與放任訂貨,退貨和銷售是完全相反的工作,是屬於非生產性的業務。但是,如果忽略了退貨作業,老商品就會像廢物般堆積下來,遺害健康,所以必須及早處理。
  一旦訂了貨就必須支付費用,浪費性的訂貨會搞亂資金的周轉。如果能使全體員工徹底了解「訂貨等於支出」,就不致於發生訂貨過多的情形。同時,訂貨過多有可能變成經常性,因此經常緊縮訂貨的態度是屬於節制,並不算吝嗇。

告訴經銷商退貨實況,要求適量送貨

  在交易月報上刊有今年和去年中,關於雜誌、書籍退貨率的比較。從這些數據中可以了解自己書店的銷售實力。書店老闆對於書籍和雜誌的適當送貨,相信都有自己的看法,因此對於出版社要求超出自己預定訂購的數量時,就有必要考慮清楚,否則必會後悔,同時造成資金周轉上的惡化。
  此時,最重要的是分析請款的內容,若為委託性新書,而且退貨率異常高時,那就證明了新書的種類和銷售實績不一致,這時就有必要立刻要求在配書表上加以修正。
  同時要注意的是長期委託商品的請款金額,如果出版社、經銷商的企劃商品跟自己書店的市場一致,那就沒什麼問題。若是有任何落差,就會使退貨率提高。雜誌是構成書店銷售額的基本商品,也是最密切的商品,有必要每天作定期修正。由於雜誌沒有補書單,因此很難從檯面去掌握銷售狀況,因此應該從雜誌架上去掌握。

本文係轉載自三思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之「日本書店商品管理」一書



Copyright 1997 Daran Culture Enterprise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vered.
大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